1980年以前应该还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的时候,在那个时候上山出工干农活的人,差不多应该都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,他们现在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,再往前数就得是八十多岁了。他们那一代人,可以说是吃苦受累最多,好日子过的最少的一代人,那一代人无论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我都会支持,是发养老金还是退休金,我觉得都应该。为什么不应该?他们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贡献。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50da81cb39dbb6fd6355ea4987cb491e962b374c.jpeg)
众所周知,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,还是吃大锅饭的时候,那个年代的农村人,可以说除了过年不用出工上山干农活,全年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。春季是种花生的季节,赶上下雨天,农民们种花生能够轻松一些。如果赶上老天不下雨,农民们要靠挑水种花生。到山里一看,全村的男女老幼,单凡能动的都在山里种花生,而他们种的花生,到头来自己根本没有花生油吃。秋后每人一年两斤花生油,每户按人头分油。一年到头种那么多的花生,花生都哪里去了?当然都是上交给国家仓库了。
![](https://pics5.baidu.com/feed/6f061d950a7b02089d6fc168ed3610d5552cc888.jpeg)
夏季到了,麦收的时候不管大人孩子,还是按人头分麦田,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小麦割完。那时候割小麦不是现在的机械化收割机,而是全部用镰刀收割。早晨天不亮,麦田里就已经全部是收割麦子的人。为了节省时间,农民们都不回家吃饭,而是直接吃在麦田里。在麦田里吃饭,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回忆。那个时候照明不像现在这么发达,晚上没有电,人们摸黑在地里割麦子。尽管农民们没白没黑的抢时间收割麦子,但是他们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吃到白面馒头。种那么多的小麦,都哪里去了?这个不用我说,大家自然也是知道的。
本来冬季应该是农闲时节,农民们可以在家休息一下,但是那个年代的冬天,农民们并不轻松,他们不仅要兴修水利,还要战天斗地整大寨田。
![](https://pics7.baidu.com/feed/8ad4b31c8701a18b9f00adff0ec0e50e2a38fe89.jpeg)
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北方冬季,不光男人们在山里刨土推独轮车,女人们也跟男人一样劈土方。碰到有石头的地方还需要动用炸药,满山是热火朝天的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景象。白天晚上都战斗在山里,那个场面,看的人真是热血沸腾。又有谁知道他们那一代人,身体都累出了毛病,尤其是女人,老了之后,身体都落下了这病那病。现在国家发达了,反哺一下那一带的农民,有什么不可以?